抢抓山东省首批节水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时机 探索节水产业发展“威海模式”“环翠路径”
- 分类:本地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7-25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由威海市政府联合中国膜工业协会、欧洲膜学会、哈工大(威海)、环翠区政府,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节水技术创新中心
抢抓山东省首批节水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时机 探索节水产业发展“威海模式”“环翠路径”
【概要描述】由威海市政府联合中国膜工业协会、欧洲膜学会、哈工大(威海)、环翠区政府,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节水技术创新中心
- 分类:本地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7-25
- 访问量:0
威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为载体,由威海市政府联合中国膜工业协会、欧洲膜学会、哈工大(威海)、环翠区政府,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节水技术创新中心,全力打造节水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高地。中心聚焦膜技术研发、节水装备制造与场景应用三大领域,形成“政府搭台、科创驱动、需求牵引”的产业发展闭环,为全国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威海模式”“环翠路径”。中心现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家、中小科技型企业11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山东省泰山人才2人。
一、政府搭台,培育节水创新“孵化器”。一是功能定位精准。节水创新是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威海市政府规划布局“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环翠区抢抓机遇、积极推动,中心成功纳入威海市“1+4+N”创新体系建设。已吸引30多家水处理及膜技术相关企业入驻,合作关联企业100多家,形成了以研发为使命、以技术为产品,集研发、孵化、生产、展示、交易、投资于一体的创新中心,推动膜技术从理论研讨向产业化发展转化,持续擦亮“精致城市·精细节水”品牌。作为创新中心产业链的延伸,山东兆盛天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威海道亨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威海市天罡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全省首批节水产业重点企业名录,不断壮大节水产业的整体实力。二是运营机制精良。在服务方面,创新中心由环翠区属国企负责运营,推出了“全程代办”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政务代办、项目申报、金融服务、成果转化等全方位“管家式”服务模式。同时,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的推进方案》等10余项扶持政策,护航企业在节水领域持续深入探索。在技术方面,创新中心依托哈工大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中欧膜研究院,拥有以马军院士为首的40余名专家教授等研学资源,聘请欧洲膜学会荣誉主席恩瑞克·德里奥利教授任荣誉院长,为创新中心节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资金方面,创新中心引进设立威海红土创业投资基金等基金30多亿元,对入驻企业和人才以及科研给予扶持,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构建成政府引导、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协同、市场化运作的良性机制。三是规划愿景精当。创新中心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依托节水科技骨干企业,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学会协会等创新力量,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先进膜技术节水工艺,开发先进膜技术节水产品,力争3年内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方面率先突破,打破跟跑局面,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及时做好节水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培育一批有显著影响力的节水行业龙头企业,建成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二、科创驱动,激发节水创新“源动力”。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节水产业发展需求,创新中心掀起自主研发热潮,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先后在深水专用船载纳米微泡曝气装置、去色环境友好型生物絮凝剂、底泥分解生物球以及去除黑臭复合微生物制剂、改厕后续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成果显著。其中,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强大的研发能力,组织实施节水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攻关,在膜技术应用、高浓度重污染工业废水治理、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发表SCI文章300余篇,获自主创新发明专利124项(其中国际专利6项),膜相关发明专利4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3项技术被评为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2这项技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协列为实用技术。二是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创新中心建立了合理的科研人员、技术辅助人员和管理人员结构,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人才合作,同山东大学、哈工大(威海)等高校联合构建项目研发合作单位、产学研合作单位及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到创新中心交流。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合作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创新中心搭建桥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企业提出研发、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的技术难题与需求,科研团队展示最新研究进展,双方共同探讨合作方向,推动达成合作意向300余项,促进节水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培养了一批应用基础、技术研发、成果推广相结合的节水人才队伍,加速了水处理及膜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进程。三是推动科技创新集聚。创新中心充分利用威海市连续多年举办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的优良基础,围绕水处理及膜技术的上下游产业积极开展“双招双引”,成功引进30多家水处理及膜技术企业齐聚中心,形成“膜材料研发—节水设备制造—水处理工程”全产业链,既有上游膜材料生产研发的威海锦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水处理过程化学品研发生产的威海承盾新材料有限公司,又有从事水处理设备及配件、环保产品、净水设备、饮水设备、海水淡化设备的山东鼎智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还有集膜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组装、销售、安装和维护于一体的山东德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威海格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真正让创新中心成为资源集聚地,为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重点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业务培训和供需对接等提供平台,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集聚效应。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经济增长,创新中心实现产值3亿元。
三、需求牵引,拓展节水创新“大场景”。一是“节水+乡村振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创新中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实现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直接从地下管道流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入河或用于农田灌溉。其中,中心推广的改厕后续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在山东聊城冠县、阳谷,东营利津、河口,临沂平邑、郯城,威海临港等8个区县完成100多万户农厕改造和资源化利用,每年污水回用能力达到100多万吨,极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节水+生态治理”。节水行动关乎生态治理之基,生态治理离不开节水措施的落实。创新中心实施的塔湖水体治理工程,使水质恶化、严重黑臭且水体透明度不足5厘米的塔湖,在100天内实现了270万立方黑臭水体无臭无味、能见度深达2.7米的理想治理效果,让塔湖重新焕发了生机,水环境治理成果远超合同指标要求,彻底改善了塔湖的生态环境,该项目荣获山东省发明创新一等奖。三是“节水+经济共赢”。创新节水技术在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的同时,为经济绿色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创新中心在山东鲁能领秀城、威海夏庄、官庄、甘肃华鹏、承德白马酒店、北京西红门镇等全国多地推广MBR柔性平板膜、柔性平板超滤膜、柔性平板超滤系统及柔性平板一体化膜系统等节水技术产品应用,日处理污水近万吨,日节水四千吨以上,有效节约了项目方用水成本。四是“节水+智能管理”。将节水技术创新与智能化管控深度融合,为城市供水管网精细化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创新中心推动威海道亨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梦唤醒智能水表”,突破传统水表响应滞后、地下管网信号传输不稳、微小流量漏计等行业痛点,实现“实时唤醒、全域信号覆盖、管网漏损智控”三大核心技术突破,该技术入选水利部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目录,并与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签订了成果推广合同。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互动留言
WRITE A MESSAGE TO US
推荐新闻
工程案例
半岛bandao(中国)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特种工程(结构补强)施工等工程建筑、安装;水泥制品、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销售;园林绿化施工、养护及管理。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2021 半岛bandao(中国) 鲁ICP备1203436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威海